
对大部分人而言,换公司不是换工作,许多时候,我们是考虑离职去一家竞争对手公司。那么,很多问题就有点敏感了。这次的回答主要和大家分享一下换公司过程中如何处理商业机密、心态和人际交往。比如说:要不要告诉老板我的新去向?没有签保密协议的商业信息,能不能透露给新雇主?在新的工作场合,如果和曾经的上司碰面,怎么处理这种略感尴尬的关系?这些都考验着公司人的职场情商。处理得不妥当的话,轻则影响新旧老板对你的看法、重则损害个人品牌。
1. 换工作时,弄清楚新公司更看重你的什么
到竞争对手公司求职,首先要辨别对方是否有真实的人才需求。猎头顾问张岚说:要警惕一些创业公司可能通过面试核心岗位来做市场调查。
如果岗位真实,而新公司又确实需要知道你过往的具体工作经历,求职者应该在体现自己能力的同时,保护旧公司的核心机密。这确实是一个技术活,要透露哪些信息,不透露哪些信息,其实没有绝对界限。通常来讲,涉及核心技术、未来产品走向等可能影响一个公司成败的信息,就要绝对保密。再者,要搞清楚新公司更看重你的是什么。如果它看重你手上的客户、技术或团队资源,而你又签过竞业禁止协议,就要特别小心。张岚表示,“这个不讲清楚,未来会承担很大的法律风险。”正确做法是给对方一个相对合理的解释,例如“因为竞业禁止协议,我确实不能动用我过去的资源,但我认为自己有拓展新渠道、新客户以此带动公司利润增长的能力,这比直接把客户带过来更有价值。”如果新公司不接受,那这个公司也不值得跳。
2.有选择说清楚你的去向
用一个月的时间为当前工作做好善后拿到竞争对手公司的offer,多数人都会困惑:“我到底要不要跟现在的老板说清楚我的新去向?”你可以有选择性地说,但最好不要撒谎,不然会损害到你的个人品牌。毕竟,每个人都不能保证,之后完全不会和旧公司产生任何交集。
3. 赴任新公司之后,不透露核心商业机密
即便签过保密协议,旧东家未必有精力或能力深入追责,所以一些公司人跳槽到新公司后,就把自己知道的旧公司的商业策略全部透露出来。不透露旧公司的信息,不等于你在新公司无法开展工作,一个可以参考的做法是,不要轻易谈及你过去工作中接触到的事实和数据,而是用自己的看法、判断来支撑决策。需要借用旧公司资源时,则要审视你的行为是否会触及旧公司的利益。
离职并非负面、消极的事情,只要做好沟通,用正面、积极的心态去面临,离开“老东家”时也能洒脱、轻松。离职面谈是在老公司里最后也是宝贵的职业收成,请捉住机会,审阅自己的职业糊口生计发展方案是否需要调整,为以后的长远发展翦灭障碍,铺平道路。